九游会J9·(china)中国官方网站-真人游戏第一品牌

×

新闻动态

垃圾分類漸成文化 “臺灣模式”可以為我所用
发布时间:2014-10-28 来源:j9九游会

    首創“優良社區回收站”  

  為推動垃圾分類和資源回收,日前臺北市在島內首創“優良社區回收站”認證機制,並為首批9家社區頒發了“優良社區回收站”標章,以此鼓勵市民爭做“資源衛士”和“環保先鋒”。而許多原本被廢棄的垃圾,在社區回收站裏變“廢”為“寶”,實現了可回收資源的再利用。未來,臺北市還將把2000多家社區全部納入“優良社區回收站”,讓生活垃圾從源頭減量,打造無味、整潔的社區。那麼,這些可以“淘寶”的社區回收站又是如何運作?  

  垃圾分類漸成文化  

  10月21日,天剛亮。臺北市大湖公園家小區就熱鬧了起來,社區回收站外面,已經有不少居民在排隊,大家拎著廢報紙、瓶瓶罐罐,準備將它們一一妥善“安頓”。  

  “每天上午6時至12時、晚上6時至零點,都是回收站開放時間,4年多來從未間斷。”大湖公園家管委會總幹事周永明說,垃圾分類和資源回收已成為社區文化的一部分,“大家相互監督,誰亂丟垃圾或者做不好分類,還會招來白眼”。  

  據瞭解,該回收站由一個卡拉OK室改建而成,裏面有完善的地漏系統,地面和牆面都鋪上了瓷磚,還安裝了臭氧機和攝像頭。在回收設施方面,設有13個專用垃圾桶、1個大鐵箱。最引人注目的是,裏面還有一臺大冰櫃,用來貯存廚餘垃圾。值得關注的是,這些垃圾的功能各異,桶面上標有可回收專案,分類異常細緻,包括一般垃圾、金屬、寶特瓶、紙類等。而冰櫃內也有兩個垃圾桶,一個裝熟廚餘,另一個裝生廚餘。  

  有居民表示,一開始大家並不懂怎麼分類,總是隨手扔,後來管委會請專人駐守在回收站內,連續3個月輔導大家做好垃圾分類工作。3個月後,250戶居民全部學會了垃圾分類,不少人稱贊真是“功德一件”。目前,該回收站月均回收垃圾量6030公斤,其中以廢紙、廚餘和廢鐵比重最大,社區也多次獲得嘉獎。  

  “垃圾不落地”深入人心

  臺灣的垃圾分類早已深入人心,且越來越細緻。自2000年實施“垃圾不落地”政策以來,垃圾車定時定點回收,市民們風雨無阻地堅守著這一垃圾處理“規則”。臺北作為臺灣島上的一個市,垃圾產生量也由當年的3000噸/天,變成了現在的1000噸/天,是全球唯一實現“垃圾零掩埋”的大都市。  

  由於分類精細,許多原本被廢棄的垃圾變成了“商機”。截至2013年底,臺北市垃圾回收率達到67.83%。其中,資源垃圾回收率更是高達56.15%。如今,走在臺北街頭,你若看見人們排隊扔垃圾,不妨跟去看一看,或許可以淘一淘“寶”。  

  臺北街頭沒有垃圾桶!  

  臺灣垃圾處理成功被樂道並非是近日才興起的,在早前就有消息稱,“臺北街頭沒有垃圾桶!”垃圾分類、垃圾不落地是臺灣頗可自豪的成就,不只大陸民眾常舉臺灣為例,連外國媒體也津津樂道。那麼臺北街頭又是如何做到無垃圾桶呢?  

  一是臺灣將學校納入環保教育,在中小學間進行大力宣傳,教導學生回收紙類、瓶罐;二是垃圾車定時定點回收,丟垃圾分類收費,可回收不收費;三是對亂丟垃圾可進行查處和舉報,不使用政府指定的垃圾資源袋丟垃圾也會被罰,罰款從1200元至6000元新台幣不等,普通民眾舉報證據確鑿可得50%罰金,有的垃圾檢舉達人年入最高300萬元新台幣。有消息稱,在臺北亂扔垃圾檢舉已經幾乎成為了“產業”,有人還專門成立公司從事檢舉業務。  

  當北京的人民手裏拿著要扔的東西在垃圾桶前迷茫究竟什麼是可回收垃圾什麼是不可回收垃圾最終無果時,臺灣已經把垃圾桶取消了。每家每戶的廚房裏,會有至少三個垃圾桶,套著不同顏色的袋子,在自家便已實現了垃圾分類。然後拎著這些不同顏色的袋子,直接扔上了垃圾車。減少了環境污染,減少了垃圾桶的占地空間,美化了城市的容貌,減少了人力資源和物力成本。臺灣垃圾處理真可謂走在國際前沿。  

  “垃圾不落地”嵌入學校教育  

  在臺灣,“垃圾不落地”政策施行至今已有十餘年,現在,臺灣每人每日垃圾清運量下降了50%以上,垃圾回收率從20%左右上升到50%以上。臺灣垃圾產量的告訴下降及回收率的激增也為正陷入“垃圾圍城”困局中的各大城市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典範與借鑒。  

  可喜的是,近年來大陸各地也在頻頻出垃圾分類整治重拳,垃圾分類意識已飛入尋常百姓家,但落實卻是阻礙重重。事實上,“垃圾不落地”並非一朝促就,在筆者看來,要想將垃圾分類“著陸”還得借鑒“臺灣模式”。一方面,將環保納入中小學教育。都說一個民族的未來看教育,只有從小抓起,才能將環保嵌入人生價值體系中去。另一方面,嚴格執法,對違法行為“零容忍”。常言“無規矩不成方圓”,只有立規矩了才能讓違法懲治有法可依。再者,還需創新機制,推進環衛設備及管理的升級。在完善管理體系的同時,還需不斷更新完善硬體設施投入,在環境整治的過程中不至於變成“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資訊來源:中國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