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游会J9·(china)中国官方网站-真人游戏第一品牌

×

新闻动态

抢先看!十四五规划有关生物质能产业发展内容解析
发布时间:2021-03-11  来源:j9九游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已经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3月11日表决通过。由于规划纲要和政府工作报告内容较多,涵盖了我国政治、经济、国防、外交、环境、卫生、科教、文化、社会发展等方方面面,对涉及生物质能产业发展内容进行了逐一解析,供行业人士参阅。

        一、“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3.5%、18%,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4.1%,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注:十四五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强度、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和森林覆盖率均为约束性指标,也就是说中央政府要对省、市、县进行层层考核。

        小编解读:

        1、对生物质能排放监管将会进一步趋严,至少十四五期间不会放松。2、生物质能企业在生产运营过程中,需要不断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提升企业精细化管理水平,把生产能耗控制在国家要求的标准之内。3、碳排放强度逐年降低将会为生物质能企业带来碳资产收益。4、各级政府处于出于碳减排和环境改善压力,将会对生物质能产业更加支持。5、森林覆盖率的不断提升,将带来林业剩余物资源量的增加。

        6、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将会进一步普及各类有机废弃物的无害化、减量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换句话说,城乡有机废弃物的清运和处理量将会进一步提升。

        二、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构筑产业体系新支柱

        推动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融合创新,加快发展生物医药、生物育种、生物材料、生物能源等产业,做大做强生物经济。

        小编解读:

        国家把生物能源定位在战略新兴产业和生物经济范畴,这就要求在国家创新政策支持下,企业要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虽然目前行业发展遇到诸多问题,但生物质能产业的前景会更加美好。

        三、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

        实施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行动,健全市场体系基础制度,坚持平等准入、公正监管、开放有序、诚信守法,形成高效规范、公平竞争的国内统一市场。坚持鼓励竞争、反对垄断,完善竞争政策框架,构建覆盖事前、事中、事后全环节的竞争政策实施机制。统筹做好增量审查与存量清理,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刚性约束,完善公平竞争审查细则,持续清理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规定及做法。完善市场竞争状况评估制度,建立投诉举报和处理回应机制。加大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司法力度,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推进能源、铁路、电信、公用事业等行业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改革,放开竞争性业务准入,进一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加强对自然垄断业务的监管。

        小编解读:

       ; 制约生物质能产品(气、电、热、肥等)消纳的市场壁垒和营商环境,在十四五期间会进一步得到清理和缓解。

        四、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第一节 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以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为重点,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建成10.75亿亩集中连片高标准农田。实施黑土地保护工程,加强东北黑土地保护和地力恢复。加强大中型、智能化、复合型农业机械研发应用,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提高到75%。

        小编解读:

        1、建设高标准农田和保护黑土地,是否意味着少用农药化肥,多用高质量有机肥?那生物天然气产业的沼渣沼液消纳问题是否有多了一条渠道?当然,沼渣沼液返田必须保障粮食和食品安全。

        2、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提升,意味着农业废弃物收储成本可能会进一步降低。

        第二节 深化农业结构调整

        推进农业绿色转型,加强产地环境保护治理,发展节水农业和旱作农业,深入实施农药化肥减量行动,治理农膜污染,提升农膜回收利用率,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和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小编解读:

        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再结合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和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不正是九游会J9·(china)中国官方网站-真人游戏第一品牌企业期望的生物天然气产业绿色低碳循环(“农业-环境-能源-农业”)发展模式吗?

        第三节 丰富乡村经济业态

        完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小编解读:

        为降低原料收储成本,生物质能开发利用商业模式需要不断创新。生物质能企业可否与项目周边农业合作社联姻,与农民兄弟形成利益共同体,共同开发当地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产业。

        五、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持续改善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稳步解决“垃圾围村”和乡村黑臭水体等突出环境问题。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就地分类和资源化利用,以乡镇政府驻地和中心村为重点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专栏10 现代农业农村建设工程

        新建高标准农田2.75亿亩。实施东北地区1.4亿亩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创建300个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建设300个设施农业和规模养殖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在长江、黄河等重点流域环境敏感区建设200个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示范县,继续推进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支持600个县整县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建设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

        小编解读:

        十四五期间,国家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现代农业农村建设工程,不算社会资本,仅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至少也得2.5-3万亿。这将为生物质能、环卫、固废处理、水处理、土壤修复、有机肥等行业带来巨大市场空间。

        六、新型城镇化建设工程,县城补短板

 ;       推进县城、县级市城区及特大镇补短板,完善综合医院、疾控中心、养老中心、幼儿园、市政管网、市政交通、停车场、充电桩、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和产业平台配套设施。高质量完成120个县城补短板示范任务。

        小编解读:

        县城补短板,将为生物质清洁供热(含热电)企业、生活垃圾处理企业带来市场机会。

        七、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

        第二节 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和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协同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样板。持续推进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推动长江全流域按单元精细化分区管控,实施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工业污染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船舶污染治理、尾矿库污染治理等工程。深入开展绿色发展示范,推进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

        第四节 提升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水平

  ;      推进生态环境共保联治,高水平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第五节 扎实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开展汾渭平原、河套灌区等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清理整顿黄河岸线内工业企业,加强沿黄河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小编解读:

        1、当前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生物质能产业遇到的体制机制、政策问题,十四五期间最有可能在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和黄河流域地区率先突破。

        2、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将会为有机固废资源化利用产业带来市场和机遇。

        八、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加大重点生态功能区、重要水系源头地区、自然保护地转移支付力度,鼓励受益地区和保护地区、流域上下游通过资金补偿、产业扶持等多种形式开展横向生态补偿。完善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鼓励各类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完善森林、草原和湿地生态补偿制度。推动长江、黄河等重要流域建立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在长江流域和三江源国家公园等开展试点。制定实施生态保护补偿条例。

        小编解读:

        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制定实施生态保护补偿条例等系列举措,将为建立普惠制有偿处理城乡各类有机废弃物带来重大利好。

        九、持续改善环境质量

        第一节 深入开展污染防治行动

        加强城市大气质量达标管理,推进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协同控制,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浓度下降10%,有效遏制O3浓度增长趋势,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持续改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长三角地区空气质量,因地制宜推动北方地区清洁取暖、工业窑炉治理、非电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加快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综合整治,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分别下降10%以上。

        第二节 全面提升环境基础设施水平

        构建集污水、垃圾、固废、危废、医废处理处置设施和监测监管能力于一体的环境基础设施体系,形成由城市向建制镇和乡村延伸覆盖的环境基础设施网络。推进城镇污水管网全覆盖,开展污水处理差别化精准提标,推广污泥集中焚烧无害化处理,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到90%,地级及以上缺水城市污水资源化利用率超过25%。建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系统。

        第三节 严密防控环境风险

        建立健全重点风险源评估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全面整治固体废物非法堆存,提升危险废弃物监管和风险防范能力。强化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金属污染监控预警。建立生态环境突发事件后评估机制和公众健康影响评估制度。在高风险领域推行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

        第四节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落实2030年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完善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实施以碳强度控制为主、碳排放总量控制为辅的制度,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和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率先达到碳排放峰值。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深入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低碳转型。加大甲烷、氢氟碳化物、全氟化碳等其他温室气体控制力度。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锚定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加强全球气候变暖对我国承受力脆弱地区影响的观测和评估,提升城乡建设、农业生产、基础设施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第五节 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建立地上地下、陆海统筹的生态环境治理制度。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实现所有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证核发,推动工业污染源限期达标排放,推进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完善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管理。加大环保信息公开力度,加强企业环境治理责任制度建设,完善公众监督和举报反馈机制,引导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环境治理。

        小编解读:

        国家持续改善环境质量的系列“组合拳”,既给有机固废资源化(能源化)利用产业带来巨大市场和机遇,同时也给行业带来严峻挑战。行业企业在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能源化)处理有机固废的同时,一定要适应国家的严格监管,自身的技术工艺、污染物排放、能耗强度、水耗强度等必须达到国家相关要求。

        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第二节 构建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全面推行循环经济理念,构建多层次资源高效循环利用体系。深入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补齐和延伸产业链,推进能源资源梯级利用、废物循环利用和污染物集中处置。加强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规范发展再制造产业。加快发展种养有机结合的循环农业。

        第三节 大力发展绿色经济

        壮大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绿色服务等产业,推广合同能源管理、合同节水管理、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等服务模式。

        第四节 构建绿色发展政策体系

        强化绿色发展的法律和政策保障。实施有利于节能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的税收政策。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健全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创新完善自然资源、污水垃圾处理、用水用能等领域价格形成机制。

        专栏15 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工程

        实施8.5亿吨水泥熟料、4.6亿吨焦化产能和4000台左右有色行业炉窑清洁生产改造。推进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散煤清零。在土壤污染面积较大的100个县推进农用地安全利用示范。加快垃圾焚烧设施建设,城市生活垃圾日清运量超过300吨地区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开展小型生活垃圾焚烧设施建设试点。开展60个大中城市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

        小编解读:

        1、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系列举措,将从体制机制上促进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发展,有机固废能源化、资源化利用产业将持续收益。

        2、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工程实施,一是沼气和生物天然气可替代部分化石燃料。二是沼渣沼液可用于调理和改良土壤。三是30万及以上常住人口的中小城市,将需要建设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利好垃圾焚烧发电行业。

        3、随着中小城市、县城、人口较大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处置工作的深入推进,未来垃圾处理设施将趋于小型化和分布式布置。一段时间内,吨垃圾处理成本将会有大幅增加。

        十一、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第一节 加强发展战略和政策对接

        推进战略、规划、机制对接,加强政策、规则、标准联通。拓展规则对接领域,加强融资、贸易、能源、数字信息、农业等领域规则对接合作。

        第二节 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推动陆海天网四位一体联通,以“六廊六路多国多港”为基本框架,构建以新亚欧大陆桥等经济走廊为引领,以中欧班列、陆海新通道等大通道和信息高速路为骨架,以铁路、港口、管网等为依托的互联互通网络,打造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聚焦关键通道和关键城市,有序推动重大合作项目建设,将高质量、可持续、抗风险、价格合理、包容可及目标融入项目建设全过程。

        第三节 深化经贸投资务实合作

        推动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投资合作优化升级,积极发展丝路电商。深化国际产能合作,拓展第三方市场合作,构筑互利共赢的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体系,扩大双向贸易和投资。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遵循国际惯例和债务可持续原则,健全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创新融资合作框架,发挥共建“一带一路”专项贷款、丝路基金等作用。建立健全“一带一路”金融合作网络,推动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支持多边和各国金融机构共同参与投融资。

        小编解读: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将为我国固废处理产业走向国际奠定了坚实基础。预计生活垃圾处理产业链将会在“十五五”期间成规模走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十二、强化国家经济安全保障

        强化经济安全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和能力建设,实现重要产业、基础设施、战略资源、重大科技等关键领域安全可控,着力提升粮食、能源、金融等领域安全发展能力。

        第一节 实施粮食安全战略

        实施分品种保障策略,完善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体系和粮食产购储加销体系,确保口粮绝对安全、谷物基本自给、重要农副产品供应充足。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提高良种自主可控能力。严守耕地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稳定并增加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合理布局区域性农产品应急保供基地。制定粮食安全保障法。

        第二节 实施能源资源安全战略

        坚持立足国内、补齐短板、多元保障、强化储备,完善产供储销体系,增强能源持续稳定供应和风险管控能力,实现煤炭供应安全兜底、油气核心需求依靠自保、电力供应稳定可靠。夯实国内产量基础,保持原油和天然气稳产增产,做好煤制油气战略基地规划布局和管控。多元拓展油气进口来源,维护战略通道和关键节点安全。

        小编解读:

  ;      1、实施粮食和能源安全战略,是保障我国经济社会高效平稳运行的坚强防线,不容出现丝毫差错。

        2、粮食安全战略保障了农业废弃物的资源量只多不减。十八亿亩基本农田,保障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后的有机肥、土壤调理剂等有充足的消纳市场。

        3、我国的缺油少气国情,导致部分能源产品要依赖进口,同时也为有机废弃物能源化利用提供了纵深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