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
0553-8398080
自去年“双碳”目标提出后,碳达峰碳中和以燎原之势“席卷”各个行业 ,点燃了各行业一“碳”究竟的热情。
据北极星碳管家网统计,近一年时间,已经有近40家碳中和科研院所相继成立,低碳学院、碳中和实验室、碳中和研究中心已经如雨后春笋一样占领了高校及企业的高地。
碳中和科研院所纷至沓来,究竟是赶时髦还是抓机遇?
碳中和科研院所纷至沓来
据分析,从发展前景看,2060年实现碳中和共需要约136万亿元投资,除政府出资外,需要引入大量社会资本,更多地依靠市场来发挥作用,全国碳交易市场规模预计将达3000亿元,无疑是一片广阔的蓝海。
双碳目标提出后,政府、各大高校、企业都开始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其中有的在观望,而有的则抢抓机遇、现行一步。
如南京市政府联合东南大学等有关方面于去年12月率先成立长三角碳中和战略发展研究院,成为全球首家以“碳中和”命名的研究机构;同样于去年12月成立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碳中和研究中心是全国第一家从事碳中和基础研究的科研机构……
“风口”之下,各行业都对碳中和趋之若鹜,都想进一步了解碳中和,因此,几百家碳相关的培训机构也应运而生,“百家争鸣”,好不热闹。
而这些培训机构中,有的甚至没有师资力量,亦没有教学经验,逮着机会先大干一番,割一波韭菜再说。
既然这些培训机构不够规范,那么就从国家的人才培养方面着手吧。
诚然,一个新兴领域的全面开花必然要充分吸收优秀的人才,而高校则是人才输出最有力的阵地。如何发挥高校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创新策源地作用,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教育部出台了相应政策。
今年7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高等学校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的文件,提出碳中和人才培养提质行动、碳中和基础研究突破行动、碳中和关键技术攻关行动、碳中和创新能力提升行动、碳中和科技成果转化行动、碳中和国际合作交流行动、碳中和战略研究创新行动等七大行动,旨在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
根据政策,在未来10年内全国各大高校都要建立碳中和相关的专业和研究院。
政策的下达再次催生了一大批高校的行动,包括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云南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纷纷行动起来,碳中和研究院相继揭牌成立。
据北极星碳管家网不完全统计,近一年时间,已经有37家碳中和科研院所相继成立,低碳学院、碳中和实验室、碳中和研究中心已经如雨后春笋一样占领了高校及企业的高地。
院所蜂拥而至!赶时髦or抓机遇?
双碳目标的提出吸引了各行业的猎奇心,大家都想在万亿市场中分得一杯羹,但对于这一新鲜事物,大家又都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对于具体的实现路径大家也都在摸索之中,没有人能够做到说一不二。因此,建立碳中和研究院所有着重要意义。
第一,国家和民众需要一些权威的、方向明确的指导性观点、意见。教育部设立顶层的碳中和研究中心和顶层设计研究团队,搭建共享学习平台,都是为了这一目标。
第二,有利于技术攻关。国际能源署(IEA)2021年的最新报告显示,在全球能源行业的路线图里,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的关键技术中,50%目前尚未成熟,需要进一步研发提升。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还有很大的技术攻关空间,要从现在开始筹划布局。
第三,满足学科的专业性要求。碳中和的实现需要能源转型,而能源转型研究本质上就是交叉学科研究,因为它需要综合能源系统、气候变化、能源部门技术与经济层面以及政策制定方面的知识,所以,目前的各学科无法满足碳中和人才培养的专业性需求,设置专门的研究院才能够满足学科的专业性要求。
因此,在小侦碳看来,高校碳中和研究院的成立,更多的是承担培养人才、技术攻关的责任,让这一蓝海市场更加规范有序地发展。
诚如贺克斌在接受采访时所说:“如果说清华已有的碳中和技术领域的科研成果与工作基础都是‘珍珠’,那么碳中和研究院就要‘把珍珠串成项链’,集中优势力量在国家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无论是承担时代使命,还是促进学科发展、人才培养、技术突破,清华都责无旁贷。担当本身就是学科发展的最大机遇,承担时代责任正是一个学科成长的最好发展机会。因此,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的成立不是赶时髦,而是敢担当。清华追求的不是干事,而是干成事、干成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