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
0553-8398080
开栏的话: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上强调,要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形成以法治为基础、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制度,努力提高垃圾分类制度覆盖范围。
破解“垃圾围城”“垃圾围村”难题,推广垃圾分类是有效手段之一。然而,尽管倡导多年,但各地垃圾分类的效果仍不尽如人意。难点主要在哪儿?不同规模的城市、广大农村地区,该如何因地制宜推行垃圾分类?近日,本报记者走访京、陕、渝三地,对垃圾分类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情况进行了调研。
记者从北京市2017年城市管理工作会上获悉:今年北京市将创新垃圾分类收集管理模式,扩大垃圾分类覆盖范围,试点垃圾分类“大小桶”,实行干湿分离,并加快垃圾分类和再生资源的“两网”融合,设置“回收小屋”整合垃圾分类桶站和再生资源回收站点功能,杜绝混装混运。
到今年底,每个区至少有一个街道全区域实行垃圾分类,每个街道都至少有一个社区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核心区带头,目前,西城区已拿出推广方案,计划3年时间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
干湿分离:垃圾分类变简单
住在朝阳区劲松五区的大爷大妈们最近发现了一件新鲜事儿,小区垃圾桶变样了。过去,分别标着“厨余”“可回收”“其他”字样的三个大桶变成了一大一小两个桶,边上还站着一个大铁皮柜子。原来,这里正在进行垃圾分类清运和资源回收利用“两网融合”试点工作。
垃圾分类,民众早已耳熟能详。数据显示,2016年北京厨余垃圾年分出量约17万吨,再生资源回收量达到500万吨,而在到达垃圾焚烧厂和填埋场的垃圾中,可再生资源含量极少,这意味着可再生资源得到了重新利用。
然而,垃圾分类工作还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混装混运问题。许多小区居民反映,自己严格按照“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其他”三类的标准,将不同的垃圾分别投入不同的垃圾桶,然而,垃圾清运人员却将这些不同种类垃圾一股脑儿全部装上垃圾清运车,使得居民垃圾分类的努力形同白费,严重挫伤了居民的积极性。
对此,环卫部门也感到很委屈,由于居民垃圾分类做得不到位,许多垃圾桶都是混装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要用3种不同的垃圾清运车来运输,增加成本不说还根本起不到垃圾分类的效果。
北京市城管委固体废物管理处处长林晋文认为,在垃圾分类初期,应降低对居民分类意识和分类知识的要求,采取最直观、最简便有效的分类方法,尽量减少居民在识别垃圾类别上的困惑。
为了让扔垃圾更简单,今年北京市开始试行“大小桶”干湿分离模式,小的塑料材质垃圾桶容量为120升,专收厨余垃圾,计划早晚各清运一次;大桶为不锈钢材质,专收其他类垃圾,240升容量。由于厨余垃圾的含水率大大高于家庭其他垃圾,因此将厨余垃圾从居民垃圾中分离出来的做法被形象地称为“干湿分离”。
分类处理:不同垃圾都有好去处
对于居民来说,干湿分离的模式只是由原来的3个桶变成了一大一小两个桶,而对于政府部门来说,这是实现整个垃圾收集、运输、处置体系改革优化的第一环。
要真正实现垃圾分类,就要在居民分类投放之后,调派不同的车辆运输。林晋文告诉记者,实施“干湿分离”后,厨余和其他类垃圾清运车将错时进入小区清运垃圾,而且每辆车上都会安装GPS定位系统,防止混装混运。
以劲松五区为例,小区“厨余垃圾”将由垃圾清运车送往位于大兴区瀛海镇的南宫生活垃圾堆肥厂,经过发酵降解等一系列处理过程,变成可被再利用的肥料;而“其他垃圾”则运往高安屯垃圾焚烧发电厂。全环节实现了垃圾的分类收集、分类转运和分类处理。